大家都知道,小宝宝吐奶是最常见的问题,虽然比较常见,但宝宝吐奶了,尤其是宝宝大口喷出状的吐奶,我们做家长的肯定非常担心和着急。
记得我崽崽小时候有一次吐奶严重,直接喷出来的,就像开了水龙头一样的喷出来,当时他都是躺着的情况,作为新手妈妈的我都吓懵了。
所以呀,关于吐奶问题我们得重视,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到位了,遇到问题处理起来便得心应手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那么,宝宝为什么容易吐奶呢?
1.宝宝的胃宝宝的胃不同于成年人。
成人的胃是呈垂直状,而宝宝的胃是呈水平状,这样胃容量就会比较小,因此宝宝可以吃的食物也就比较少。
而且,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,贲门比较松弛,关不太紧,所以食物很容易被吐出来。
2.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,发育不完善。
宝宝刚出生的时候,身体各个脏器的功能还不算很完善,肠胃功能也一样的。
而且小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,一个月大小的宝宝相当于一颗鸡蛋大小的胃容量,当宝宝吃了奶就满了,稍微一动就容易吐出来。
3.喂奶姿势不对。
我们在喂奶的时候,姿势不对也会导致宝宝吐奶。
姿势不对,很容易吸入过多的空气,所以我们做家长的,可以多学习一下正确的喂奶姿势。
4.过度喂养。
很多妈妈会担心宝宝吃不饱,在喂奶的时候,总是摄入过多的量,只要宝宝不松口,还能吃得进去就一直让宝宝吃,甚至抱有多吃点有好处的想法。
其实这是错误的,过犹而不及,我们大人吃多了都难受,更别说是宝宝了。
原因我们都了解了,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避免吐奶。家长们划重点,有用哦。
1.不要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喂奶。
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喂奶的话,宝宝会因为边哭闹边吃奶而吸入比较多的空气,导致肠胃内有更多的空气。
也不要在宝宝很饿的时候喂奶,如果宝宝太饿了,吃奶的时候会比较急,也会吸入很多的空气,这样会导致宝宝更容易吐奶。
2.使用正确的喂奶姿势。
使用正确的喂奶姿势,可以避免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吸入空气,防止吐奶的同时防止肠胀气,这点非常重要。
3.喂完奶及时拍嗝。
喂完宝宝奶后记得拍嗝,可以帮助宝宝把空气排出来,如果拍嗝拍不出来的话,那就把宝宝斜抱或者竖包20分钟左右。
4.喂奶前检查宝宝是否尿了,先换尿不湿再喂奶。
很多家长会发现,大多时候喂完奶发现宝宝尿不湿鼓鼓的,就想着及时换尿不湿,其实是错误的。
我们可以等宝宝吃完奶后休息20—30分钟后再换尿不湿。
而且正确的顺序是先换好尿不湿再喂奶,洗澡也是一样的道理,不能喂了奶就立马给宝宝洗澡。
5.奶瓶喂养的宝宝,需要大小合适的奶嘴。
如果奶嘴太大,宝宝来不及吞咽,容易呛奶,但如果奶嘴太小了,宝宝不容易喝到奶,也容易吃到空气,所以奶嘴的大小要合适。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去选择对应的奶嘴。
6.不要让宝宝吃太饱。
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,所以不要频繁的给宝宝喂奶,更不要让宝宝吃的太饱,不然的话也很容易导致宝宝吐奶。
7.宝宝吃完奶之后不要剧烈运动宝宝。
很多家长喜欢逗宝宝玩,摇晃孩子等,其实这也是吐奶的原因之一,所以在宝宝吃了奶之后要休息一会儿。
另外,不要在吃完奶后让宝宝情绪激动,长时间的哭闹也会引起孩子吐奶。
关键词: